雖然微信已經處理了一批這樣的賣慘文章,但公號推文亂序排列后引發的號主“心理危機”并沒有解除,甚至會越來越焦慮。
要么“要死掉”,要么“說再見”
5月25日,公號大人別出聲推送文章《一個叫大人別出聲的公眾號在今天死掉了》,這篇文章收獲幾萬粉絲,在看達到1.7萬,賺足了同情,還引來了其他公號的報道。
之后,有媒體發現這個公號與青年大院系出同門,幕后都是水母科技。且公號在博取了一波流量之后,活的還挺滋潤。
真實目的是求分享和在看
青年大院很快跟進,推送了一篇《對不起,青年大院可能要和你說再見了》,這篇推文目的更加明確,就是要星標、在看、常讀。
當然,他們也沒有死去,在看倒是收獲了6000多個。
之后還有個叫做“人民攻攝”的公號也跟著學,于是,微信把這篇的在看給封掉了。
亂序引發了什么?
為什么這些公號都開始玩“自殺”了?看上去他們是在賣慘吸引眼球,背后卻是號主們對公號文章亂序排列的恐懼。
不光是賣慘的號在恐慌,其他的號也同樣在恐慌。
今年4月份開始,微信改版,開始灰度測試公號信息排序排列。用戶關注的訂閱號不再以時間軸為順序排列顯示,而是根據算法推薦產生的順序,也就是說,最新的新聞推送有可能排在舊新聞的后面。
微信團隊稱,這是進行“閱讀效率優化”的灰度測試,會根據用戶閱讀喜好,對其一定時間內接收到的訂閱號內容進行排序上的優化。被灰度到的用戶,其訂閱號排序將會根據“訂閱號的優質程度、用戶對訂閱號的喜愛程度、群發文章的內容質量”等綜合因素動態變化。
對于用戶來說,亂序會帶來瀏覽上的困擾,每個人都可能出現上一條是10小時前的新聞下一條是幾分鐘前的新聞的情況。甚至不常用的微信號,“時差”會有好幾天之多。
對于號主們來說,隨著微信灰度測試范圍的擴大,恐慌則開始加劇。
平時粉絲們關注且能正常發布時間段去看的號,現在很可能被排在后面。小號主表示,亂序后的閱讀量下滑非常嚴重,以前有500,現在只有200-300。中部號主則表示,“之前一萬閱讀量的號,現在可能僅剩5000的點擊率,之前1000+閱讀量的號,現在僅存700多”,“有的時候自己都找不到自己的推文”。
雖然有“大號會更強,小號會更涼”的說法,但頭部號同樣沒有閑著,很多大號都在做在看和星標的引導,甚至GQ實驗室這樣的大號,都用專門的漫畫來引導在看。
而小聲比比這種大號也會專門發一條推文,讓用戶手動找歷史文章來看。以求“讓微信反應過來……”
一頭霧水的號主們
目前,公號亂序到底遵循怎樣的規則,到底是怎樣的稿子會推到前面,怎樣的稿子會被打入冷宮,微信沒有說,也沒人說得清。
大部分號主認為,在亂序時代,粉絲點擊在看、星標、分享是非常重要的行為,只有這樣才能不會被沉底。此外,讀完率、常讀率、閱讀后關注率、粉絲互動、粉絲粘性,同樣是很重要的指標。有觀點認為,平臺會隨機給你推送信息,根據你經常打開的內容,給你打上人群標簽,之后就頻繁給你推送愛看。越是用戶看得多的內容,越會展現在訂閱號信息的前面。反之,新手小白的消息會被壓到后面。
我們直觀感受是,排序靠前的標準并不一定是閱讀量和熱點,有一些閱讀量只有幾千的、非熱點、非機構號文章,同樣能排在前面。
雖然你知道這背后都是算法使然,但到底是怎么算的,讓人一頭霧水。
有號主吐槽,看到頭部號都開始瘋狂引導了,真是感覺很慌,以前是單純把內容做好就完了,現在是每一個環節都得注意到,各種求在看,生怕自己的號被沉底了。問題是你努力做好了這些,你也不知道到底管用不管用。
“要不是怕處罰,我都想去做一下自殺營銷了。”
有關亂序的幾點觀察
1,機構號和大號的權重會進一步加大,特別是一天能發多次的大號,強者恒強,繼續占據亂序中的前列。
2,中部號空間被擠壓,壓力會越來越大,與廣告客戶的議價能力可能會走低。
3,小號如果不在內容質量和垂直度、特色性、稀缺性這幾個維度上做文章,會面臨被“埋掉”的危機。
4,如前所述,號主們會持續焦慮,對在看、星標、分享、讀完、互動等數據的爭奪會加劇,引導手段上也會無所不用其極,
5,廣告客戶也可能會考察上述數據。
6,刷量的需求可能會增大。
7,可能會出現兩個極端:要么是百般討好粉絲,各種跪舔,以贏得一個好位置。還有一種是通過極端化輸出進行內容PUA,像上述動不動就自稱自己要死掉的方式,今后還會進化出其他的辦法。
8,號主們的情緒更容易崩潰,疑心病會更重,一旦閱讀量下滑,就會懷疑被算法拋棄了。這種情緒,還會持續蔓延……
本文地址:http://m.murenxiang.com.cn//article/2020/1210/22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