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他們為什么還會“自嗨”呢?借助 1 個模型,分析了 5 個“逃跑點”,幫你遠離“自嗨”,有效漲粉。
他們以為只要吸引用戶注意力就夠了。
很多自媒體小編存在這樣一個誤會:以為吸粉就是吸引用戶注意力。他們帶著這樣的誤會,絞盡腦汁想標題,費盡心機蹭熱點,到頭來卻發現:竹籃打水一場空,從頭到尾是“自嗨”。
因為用戶可能會被暫時吸引,瀏覽文章,搜索公眾號相關信息,甚至轉發這篇文章,但就是不愿意成為你的粉絲。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我們借助時下最通用的用戶決策分析模型(AISAS 模型),讓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識別“自嗨”型公眾號。
AISAS 模型是目前最通用的“用戶決策行為分析模型”,兩個具備網絡特質的“S”,指出了互聯網時代下搜索(Search)和分享(Share)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向用戶進行單向的理念灌輸,充分體現了互聯網對于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的影響與改變。
我們把微信公眾號看成一個產品,那么,這個模型應用到對公眾號用戶的決策行為分析中來,是這樣的:
Attention:騰訊官方數據顯示,80% 的微信用戶通過朋友圈 看文章,這也是公眾號增加粉絲的一個主要渠道,所以我們把公眾號用戶決策的起點定為“(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感興趣的標題”。
Interest:如果標題夠有吸引力,用戶會點擊進入文章,進行閱讀。
Search:文章內容和排版引起了用戶興趣后,用戶會搜索查看公眾號相關信息,例如,名稱,簡介,歷史文章等。
Action:用戶結合搜索到的所有信息,對公眾號進行綜合評判,決定是否關注。
Share:當用戶體驗非常好的時候,用戶會向其它人分享公眾號或公眾號文章。
一般情況下,能吸引用戶順利完成前 4 步(成為你的粉絲),就算是基本成功了;如果能吸引用戶完成整個流程(不僅關注了你,還主動分享),那就算是功德圓滿了。
而修為尚淺的“自嗨”型公眾號,往往會使用戶在這條決策鏈的任一環節“逃跑”。
1. 標題黨的“自嗨”
標題黨運營的“自嗨”型公眾號,經常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標題,可當用戶點開文章后,問題就來了。
逃跑點 1:內容和標題不符
內容與標題不符是標題黨的通病,也是導致用戶逃離的重要原因之一。拿最近很火的一個標題舉例,“震驚!著名 LOL 玩家和 DOTA 玩家互斥對方不算男人,現場數萬人圍觀”,點進去一看原來是周杰倫和林俊杰合唱《算什么男人》,而周杰倫和林俊杰正好都是游戲玩家。
除了“冷笑話精選”的用戶,還有誰能容忍這樣的標題黨呢?
逃跑點 2:內容不夠吸引人
另外一種情況,標題寫得挺有吸引力,內容和標題也挺貼合,但內容本身存在問題,例如,不夠深度,不夠專業,角度不夠新穎,原創度不夠,等等,總而言之:內容不夠吸引人。
想要讓內容吸引人,一定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找到新穎的切入點,搜集豐富的素材。
“毒舌電影”結合對影視行業的專業了解,對劇中“各種刺眼臺詞”做了深入剖析,有趣,有料。
“做個時髦女人”結合對女性時尚搭配的專業了解,對劇中各路女性角色“辣眼睛”的服飾搭配進行了分析,并在文尾給出了較為專業的建議。
“助業為務貸”結合對金融知識的專業了解,對劇中出現的“股權質押”、“過橋貸款”等專業金融詞匯進行了分析。
逃跑點 3:排版混亂
排版混亂導致用戶體驗不佳,并會因此對公眾號的專業性產生質疑。當你看到混亂的排版,恐怕很難說服自己繼續往下看了吧。
2. 熱點黨的“自嗨”
熱點黨運營的“自嗨”型公眾號,擅長追熱點,一般也會有個不錯的標題,但當用戶進一步搜索公眾號相關信息時,問題就來了。
逃跑點 4:功能介紹問題
公眾號的功能介紹是一項很容易被運營者忽略的細節,但從用戶角度來說,不管用戶看過文章后,是通過點擊上方藍字(公眾號名稱),還是識別底部二維碼,或是直接搜索公眾號名稱的方式,搜索公眾號相關信息,他們接收到的第一條關鍵信息,就是公眾號的功能介紹,第一印象有多重要,不用說了吧!
公眾號定位是否清晰,公眾號運營者是否用心,等等影響用戶體驗的信息,都會體現在功能介紹里。
當功能介紹和最初吸引用戶進來的那篇文章風馬牛不相及的時候,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其實,光看這個標題本來是可以有所作為的,比如,侯局長從此看破俗世的勾心斗角,和老婆一起浪跡天涯,這個時候就可以合理地植入“旅行社”了,但很可惜,該號通篇引用網上的段子,沒有原創內容,最后合理地走偏了。
對于這樣的號,我只能說:不是你們腦洞不夠大,是你們沒!有!用!心!
逃跑點 5:歷史文章問題
看完簡介,許多用戶會再看看歷史文章列表,這有助于他們了解公眾號一段時期內的運營情況。用戶最終決定關注的公眾號一定是:能持續穩定地為用戶輸出某種類型的價值。
歷史文章太少,發文時間不穩定,都會讓用戶產生不信任感,從而做出“不關注”的決定。
歷史文章主題不一致,或與功能介紹的定位不一致,會讓用戶產生“該公眾號定位不清晰”的感覺。
如果當初吸引用戶的文章足夠好,用戶會分享文章,但會跳過“Action(關注)”環節,這也是為什么很多 10 W+的文章并不能為公眾號帶來大量粉絲的原因了。
小結
如果你也正飽受“自嗨”困擾,可以先通過 AISAS 模型理解用戶決策行為流程,再借助5 個逃跑點:
逃跑點 1:內容和標題不符
逃跑點 2:內容不夠吸引人
逃跑點 3:排版混亂
逃跑點 4:功能介紹問題
逃跑點 5:歷史文章問題
一一診斷公眾號運營中的“自嗨”問題,對癥下藥。
他們以為只要吸引用戶注意力就夠了。
很多自媒體小編存在這樣一個誤會:以為吸粉就是吸引用戶注意力。他們帶著這樣的誤會,絞盡腦汁想標題,費盡心機蹭熱點,到頭來卻發現:竹籃打水一場空,從頭到尾是“自嗨”。
因為用戶可能會被暫時吸引,瀏覽文章,搜索公眾號相關信息,甚至轉發這篇文章,但就是不愿意成為你的粉絲。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我們借助時下最通用的用戶決策分析模型(AISAS 模型),讓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識別“自嗨”型公眾號。
AISAS 模型是目前最通用的“用戶決策行為分析模型”,兩個具備網絡特質的“S”,指出了互聯網時代下搜索(Search)和分享(Share)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向用戶進行單向的理念灌輸,充分體現了互聯網對于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的影響與改變。
我們把微信公眾號看成一個產品,那么,這個模型應用到對公眾號用戶的決策行為分析中來,是這樣的:
Attention:騰訊官方數據顯示,80% 的微信用戶通過朋友圈 看文章,這也是公眾號增加粉絲的一個主要渠道,所以我們把公眾號用戶決策的起點定為“(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感興趣的標題”。
Interest:如果標題夠有吸引力,用戶會點擊進入文章,進行閱讀。
Search:文章內容和排版引起了用戶興趣后,用戶會搜索查看公眾號相關信息,例如,名稱,簡介,歷史文章等。
Action:用戶結合搜索到的所有信息,對公眾號進行綜合評判,決定是否關注。
Share:當用戶體驗非常好的時候,用戶會向其它人分享公眾號或公眾號文章。
一般情況下,能吸引用戶順利完成前 4 步(成為你的粉絲),就算是基本成功了;如果能吸引用戶完成整個流程(不僅關注了你,還主動分享),那就算是功德圓滿了。
而修為尚淺的“自嗨”型公眾號,往往會使用戶在這條決策鏈的任一環節“逃跑”。
1. 標題黨的“自嗨”
標題黨運營的“自嗨”型公眾號,經常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標題,可當用戶點開文章后,問題就來了。
逃跑點 1:內容和標題不符
內容與標題不符是標題黨的通病,也是導致用戶逃離的重要原因之一。拿最近很火的一個標題舉例,“震驚!著名 LOL 玩家和 DOTA 玩家互斥對方不算男人,現場數萬人圍觀”,點進去一看原來是周杰倫和林俊杰合唱《算什么男人》,而周杰倫和林俊杰正好都是游戲玩家。
除了“冷笑話精選”的用戶,還有誰能容忍這樣的標題黨呢?
逃跑點 2:內容不夠吸引人
另外一種情況,標題寫得挺有吸引力,內容和標題也挺貼合,但內容本身存在問題,例如,不夠深度,不夠專業,角度不夠新穎,原創度不夠,等等,總而言之:內容不夠吸引人。
想要讓內容吸引人,一定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找到新穎的切入點,搜集豐富的素材。
“毒舌電影”結合對影視行業的專業了解,對劇中“各種刺眼臺詞”做了深入剖析,有趣,有料。
“做個時髦女人”結合對女性時尚搭配的專業了解,對劇中各路女性角色“辣眼睛”的服飾搭配進行了分析,并在文尾給出了較為專業的建議。
“助業為務貸”結合對金融知識的專業了解,對劇中出現的“股權質押”、“過橋貸款”等專業金融詞匯進行了分析。
逃跑點 3:排版混亂
排版混亂導致用戶體驗不佳,并會因此對公眾號的專業性產生質疑。當你看到混亂的排版,恐怕很難說服自己繼續往下看了吧。
2. 熱點黨的“自嗨”
熱點黨運營的“自嗨”型公眾號,擅長追熱點,一般也會有個不錯的標題,但當用戶進一步搜索公眾號相關信息時,問題就來了。
逃跑點 4:功能介紹問題
公眾號的功能介紹是一項很容易被運營者忽略的細節,但從用戶角度來說,不管用戶看過文章后,是通過點擊上方藍字(公眾號名稱),還是識別底部二維碼,或是直接搜索公眾號名稱的方式,搜索公眾號相關信息,他們接收到的第一條關鍵信息,就是公眾號的功能介紹,第一印象有多重要,不用說了吧!
公眾號定位是否清晰,公眾號運營者是否用心,等等影響用戶體驗的信息,都會體現在功能介紹里。
當功能介紹和最初吸引用戶進來的那篇文章風馬牛不相及的時候,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其實,光看這個標題本來是可以有所作為的,比如,侯局長從此看破俗世的勾心斗角,和老婆一起浪跡天涯,這個時候就可以合理地植入“旅行社”了,但很可惜,該號通篇引用網上的段子,沒有原創內容,最后合理地走偏了。
對于這樣的號,我只能說:不是你們腦洞不夠大,是你們沒!有!用!心!
逃跑點 5:歷史文章問題
看完簡介,許多用戶會再看看歷史文章列表,這有助于他們了解公眾號一段時期內的運營情況。用戶最終決定關注的公眾號一定是:能持續穩定地為用戶輸出某種類型的價值。
歷史文章太少,發文時間不穩定,都會讓用戶產生不信任感,從而做出“不關注”的決定。
歷史文章主題不一致,或與功能介紹的定位不一致,會讓用戶產生“該公眾號定位不清晰”的感覺。
如果當初吸引用戶的文章足夠好,用戶會分享文章,但會跳過“Action(關注)”環節,這也是為什么很多 10 W+的文章并不能為公眾號帶來大量粉絲的原因了。
小結
如果你也正飽受“自嗨”困擾,可以先通過 AISAS 模型理解用戶決策行為流程,再借助5 個逃跑點:
逃跑點 1:內容和標題不符
逃跑點 2:內容不夠吸引人
逃跑點 3:排版混亂
逃跑點 4:功能介紹問題
逃跑點 5:歷史文章問題
一一診斷公眾號運營中的“自嗨”問題,對癥下藥。
本文地址:http://m.murenxiang.com.cn//article/2020/0701/18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