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幫一個做了十年內容的門戶朋友找工作,當我問起她對公眾號運營的了解時,只知道一些淺顯的知識。恩,因為她的本職工作中沒有公眾號運營這一塊。
其實完全可以把公眾號作為當年寫博客的升級,我司很多小朋友都開著公眾號,從運營到前端到產品,有著自己的一小圈粉絲群。
我最近收到了很多簡歷,大部分都是那種“我現在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會,但是你給我一個機會,我還你一個美好的未來”。那么當我跟一個小朋友溝通,他說在學校特別無聊,我問他怎么不開個公眾號試著玩玩呢。
他說:“很多公眾號不就是寫幾段話發幾幅照片么,我猴年馬月才能做到像羅輯思維吳曉波頻道這么多粉絲啊?”
對,開了公眾號,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里,閱讀量都是兩位數,粉絲都是一位數,但是不走出第一步,那就永遠沒有機會長大。
那么我來說說自己開一個公眾號能培養哪方面的能力。
一、個人管理
你能堅持更新么?你能堅持每天寫東西么?你能保證寫下自己的片刻靈感或者是書評影評么?(每天更新這點兒我沒做到,但是買電冰箱一定要會制冷么?)
你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視角么?
你能堅持每天做一件事情,從不間斷么?例如和菜頭每天在朋友圈發一張北京的天空照片,開始我覺得他這個挺無聊的。但是前幾天,當我想知道之前的某一天,北京是否是霧霾天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去翻他的朋友圈。
二、用戶研究
別覺得這詞很正式。從廣義上說,每個人都面對著用戶研究這事兒。賣煎餅果子的要考慮如何讓客戶買自己的,不買隔壁的,如何讓他們加一杯豆漿。做乙方的需要考慮怎么說話才能讓甲方點頭叫好,做下屬的要考慮怎么做才能讓領導心中默默贊許,創業的要考慮做什么才能讓投資人心甘情愿的掏錢……
那么運營個公眾號,就會從一開始就要站在用戶的立場上去想問題。
你要面對誰講?
你希望什么樣的人來關注你?
你要講什么樣的內容,他們喜歡什么樣的方式?
你要用語音還是文字?圖為主還是字為主?
你希望給大家留下一個什么樣的印象?
他為什么要關注你?你能給他帶來什么價值?
你要做你自己還是當人妖?(恩,我知道很多糙爺們在微信號里裝作 MM 小編)
……
三、產品設計
每一篇推送就是你的產品。
那些亂七八糟的顏色和字體,就顯得很 LOW 了。
在頂部加一個亮閃閃的“請點擊這里關注我們”?連關注公眾號都不會的用戶,你發展那么多又有什么用處?
在結尾加上一句,請大家幫忙分享給你的朋友之類的,這不就是“不轉不是中國人”的翻版么?
好產品自己會說話,主動去分享和口碑宣傳的用戶價值更高。
別看只是簡單的一篇圖文,你要研究字體變化、排版美化、選圖配色等各個方面。
四、分享體系
你看過很多書,但是不是覺得沒有什么記住的?
你看過很多文章,是不是覺得沒有什么卵用?
你聽過許多講座,是不是覺得聽時熱血沸騰,過幾天就忘記了?
那么試著把這些每次都消化成自己的東西講述出來,哪怕沒有聽眾,你只要站在臺上,就有了價值。未來,會慢慢的把一些只是路過的人吸引到你的臺下。
當年我在新浪博客上發了不少喜劇類的文章,整個寫作的過程就是我會不停的站在聽眾的角度去想象他們現在的心理,然后想辦法在最后時刻來一個反轉。所以很多人都會抨擊說相聲粗俗淺薄,但是如果你真的聽過很多的話,好的相聲對于用戶的心理把握是最準確的,知道觀眾笑點在哪(那些電視上的晚會相聲除外,笑聲都是假的)。
五、參與者與旁觀者的心態差別
你是個旁觀者的話,你會隨便抨擊別人的內容質量、排版水平、運營手段等等。這時,其實都是負面因素在作祟,會不停的去挑錯。我曾經做過實習老師,最恨的一類學生真的不是那種不聽課的,而是那種處處都來挑你的刺,拿著什么全國奧賽題過來質疑你的學生。他們不是為了學習,而是為了凸顯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秀智商優越感。這就是挑刺型人才。
當你是參與者之后,你的心態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你知道一篇圖文排版需要多久,文案需要寫多久,堅持每天發內容有多難,你會看到別人運營上的優點,不停的去思考去嘗試能否為我所用。
我在創業前,經常大放厥詞說別人的產品沒有這個功能沒有那個功能,恨不得高呼一聲“你 TM 的不請我去做這個產品,真是有眼無珠。”
但是創業后,在有限的資源中,我就特別理解很多產品的動作規劃。并不是什么都做就是牛逼,而是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另外,下面的這段話,是我想對產品經理同行說的。
開一個公眾號,可以讓你隨時知道微信的各種功能動態,非常方便你去第一手的體會到技術發展的大趨勢。微信團隊一直是我特別佩服的團隊,不是因為用戶量大,而是因為在這么大的用戶量情況下,一定產生了非常非常多的大眾需求,但是他們在產品設計方面仍然非常非常克制,這點兒值得所有產品同行深思和學習。
光是微信公眾號新迭代的編輯器,新老版本的細節變化,就夠有心人研究一陣子了。
所以,你真的應該去開一個公眾號,然后,把妄念和加粉放在一邊,默默的保持更新。
對于不更新或者不寫小黃文的公眾號,就果斷取關,別罵人。
本文地址:http://m.murenxiang.com.cn//article/2020/1111/21564.html